创新创业工作概况

新莆京app电子游戏创新创业工作概况


新莆京app电子游戏的办学历程,既是一部民办高校的创业史,又是一部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史。1998年,学校就提出了“创新创业、奉献社会”教育理念,开展了创业教育的教学与实践,始终坚持以培养具有自立自强品格和精神、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。特别是近年来,学校持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,坚持将双创与“五育”深度融合,不断推进双创教育融入素质教育各环节、人才培养全过程,加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成绩显著。


一、创新管理,完善创新创业工作格局
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成立了校院两级“深化双创教育改革领导小组”,由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,全面领导校院两级双创育人工作。2012年率先在省属高校中设立了创业学院,2012年在省属高校中率先设立创业学院;2021年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学院;2022年3月,组建创新创业学院,由校理事长任院长、校长任常务副院长,全面负责学校双创教育改革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。形成了校领导主抓,创新创业学院主管,教务处、科技处、学工处、就业处、发展规划处、校团委、后勤集团等部门协同配合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


(二)创新工作机制。一是强化顶层引领,先后将双创教育纳入学校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,进一步强化了双创教育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。制定了《深化双创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《进一步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》,从强化学校办学特色和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,明确了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目标、任务、步骤和措施。二是强化协同联动,通过打通内部壁垒、与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、成立“校企合作发展联盟”等举措,分别优化校内、校地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。三是强化激励约束,统筹设立“创业先锋”“创业之星”等双创荣誉称号及“创业励志奖学金”;完善教师考评奖励制度,及时表彰奖励指导大学生取得双创业绩的教师,并在职称评审、业绩考核、先进评选中给予重点倾斜;完善学院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,其中,要求双创育人占比不低于14%。


(三)完善制度体系。一是完善个性化培养制度。针对有创新意愿和潜质的学生,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,实行创业(或创客)导师“面对面”指导。二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。修订了《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》、学位等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,实行弹性学制,允许学生休学1-4年,保留学籍创业。三是完善双创学分制度。制定《大学生双创学分认定暂行办法》等相关制度,将学生参加双创实践以及所取得的双创成果等折算学分,最高可累积转换20个学分。四是完善奖励激励制度。出台大学生系列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活动管理办法等激励政策,设立“农创奖学金”等十余项奖学金,规定学生双创成果在先进典型评选、奖学金评定等工作中予以认定加分。


二、重点突破,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


(一)优化培养方案。学校全面修订和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,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。一是坚持需求导向,明确了面向生产、建设、管理、服务一线,将培养学生的“创新精神、创业意识和双创能力”写入人才培养总目标。二是将学生双创实践纳入学籍管理范畴,支持学生参加双创实践以及发表论文、获专利授权等,并根据《创业学分认定管理暂行办法》有关规定,计入学业成绩。三是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知识体系中融入双创教育板块,完善了双创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。四是实施创客种苗、青桐创客、常青创客等“三级创客递进培育工程”。


(二)完善课程体系。构建了通识性、提高型、个性化“三层次”双创教育课程体系。通识课程面向全体学生,提高课程、个性化课程面向有一定创业潜质或创业实践学生,建成双创通识课程6门,“双创+思政”类、专创融合类等课程350余门,实现专业全覆盖。获批国家及省级一流(精品)课程20门。独立设置双创教育课程模块,优化必修课与选修课、理论课与实践课结构。组织编写通识教育类教材5本、专创融合类教材78本、行业实践类教材33本。2023年,自主编写的《大学生创业导航》(第四版)被教育部评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


(三)加强队伍建设。坚持引培并举,切实加强双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。除校内专兼职双创教师外,还从重点大学、优质企业、社会机构等聘请学者、企业家(含成功创业校友)、创业培训师等,导师人数稳定在100人左右。将双创教育教学能力及绩效列为教师职称评定、绩效考核必要条件;通过设立先进个人和集体等荣誉,激励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双创工作。出台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规定,实施“双百工程”(百名博士、教授进企业;百名企业高管、工程师上讲台)。近年来,学校累计安排130余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岗位轮训,选派60余人参加SIYB等培训或外出考察学习,并组织开展系列专项培训活动,教师双创教育能力素质显著提升。


三、统筹推进,健全创新创业实践体系


(一)优化平台体系。构建了集创新实验平台、科研实训平台、综合实践平台、创业实战平台等于一体的集约化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体系,促进了双创教育实践与专业教育实践深度融合。一是构建了以省级重点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核心,以一批创新类、虚拟仿真类、工程实训类实验实训室(中心)为主体的创新实验平台体系,支撑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和专业实训等;二是构建了以湖北省病毒载体(基因治疗)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,以一批校级研究中心、校企共建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的科研实训平台体系,支撑在校大学生开展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与转化实训;三是建设了以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龙头,以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智汇农场、长河基地、蔡漖基地、利川产学研用基地为主体,以一大批校企共建实践教育基地为基础的综合实践平台体系,实现了学科专业全覆盖,可满足学校所有专业大学生全天候、全产业链条、全培养过程的实践需求;四是构筑了以长河筑梦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双创平台为核心,以问天筑梦星创天地、问天筑梦青年创业园、武汉武生院科技园孵化器等省(市)级双创基地(平台)为支撑的创业实战平台体系,支撑大学生开展创业项目(企业)孵化与落地的实战锤炼。


(二)优化活动体系。2015年,学校秉承“以赛促学、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创”宗旨,整合推出了“长河杯”系列双创大赛,即每年3月举办“长河—阳春杯”双创大赛,在校生与校友同场角逐;10月举办“长河—金秋杯”双创大赛,师生同台竞技。现已成为学校双创活动重要品牌,2021年被列为第七届全国双创活动周湖北会场系列活动。依托校内“星光创业点”,学校先后推出了120余个公益服务创业项目,涉及校园服务、文化传媒、体育休闲、专业实践、公益活动等多个领域,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、经营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等。组建校院两级大学生双创俱乐部,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等社团,依托创业之家,积极举办创业沙龙、门诊、路演、招标及“人生赢在双自双创路上”系列报告会等活动,形成了“周周有沙龙、月月有路演、季季有招标、年年有大赛”的创业氛围。


四、协同培育,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


(一)完善服务体系。自主设立“小额无息借贷款中心”“大学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”,引入风投机构,搭建金融服务平台;建设双创服务大厅,引入工商、税务、专利、法律等机构,搭建公共服务平台;联合地方政府、社会团体,共建创业辅导站、创业之家等,搭建推介服务平台;以技术创新平台为主体,整合学校创新实验室及科研机构,搭建技术服务平台;建设电商学院、现代农业新媒体中心等,搭建信息服务平台。构建了“五位一体”一站式综合指导服务体系。


(二)创新服务方式。针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以及开展创业实践或创业的学生,提供如下服务:一是金融服务。除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小额无息贷款外,还积极为学生创业项目争取政府补贴和扶持资金共210余万元。二是公共服务。为创业学生提供办公、网络、物业、水电等无偿服务及公共咨询与代理服务。三是推介服务。先后成功推送7家学生创业企业登上湖北“青创板”;陈登洁的创业项目在央视《创业英雄汇》路演并获800万元融资。四是技术服务。除所有科技创新资源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外,还通过组织创业沙龙、门诊,提供企业注册、开业指导、财务管理、团队建设、市场开拓等指导和服务。


(三)加强创业宣传。除建有创业网、创客网、就业网等专题网站外,还在学校门户网、易班网以及微博、微信等开辟了双创专栏。网站及专栏及时更新内容,大力宣传双创政策等信息和学生双创典型。设立“创业先锋”“创业之星”及“农创奖学金”等,定期评选表彰双创先进典型。近年来,先后宣传报道大学生双创典型100余人,22人受到国家部委表彰。


(四)培育创业文化。从精神、物质、制度、行为等四个文化维度,传承双创基因,弘扬“创新创业、奉献社会”等教育理念,加强双创制度体系及文化长廊等景观设施建设,倡导双创行为,着力实施“四个一”(即“人生赢在双自双创路上”系列入学教育报告会、“长河杯”系列大赛、双创教育周、创客递进培育)工程,依托双创社团组织,举办丰富多彩的系列双创实践活动,营造了浓厚的双创教育文化氛围,形成了以“自立自强、创新创业”校训精神为核心的双创教育文化品牌。


五、春华秋实,彰显创新创业工作成效


(一)创新创业成果丰硕。近年来,涌现了一批大学生成功创业典型,如:湖北省“百强领军企业家”张培文;创办国家高新企业、两项专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、在“一带一路”上播种中国菇的王贤江;“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”许泽坦;“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”王旭;创办爱心养老院,获评“全国社区残疾人就业指导服务之星”“湖北百名青年创业榜样”,身残志坚的创业青年宋雄;入选团中央年度创业英雄百强,返乡创业,带领1000余名村民致富的先进典型唐义龙;公司年产值过亿元的青年企业家卜贤超、菅保森、王翡翠、吴勇超;成功在湖北“青创板”挂牌的创业先锋夏寅辉、罗朝雄、唐长春、李贺、李龙岳等;将专业融入创业,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爱心青年企业家朱会营、王孝镛;以实现产业脱贫,乡村振兴为目标,为葡萄增产、农户增收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的创业能手陈恒;投身公益创业,让近3000名大别山区留守儿童受益的骆群曙等;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称“武生院形成了芬芳绚丽的双创花海”。


(二)双创育人影响广泛。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首批“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”“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”“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”,科技部“国家级众创空间”,省政府首批“省级双创示范基地”,首批“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”“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”“湖北省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”“湖北省就业创业先进集体”等荣誉称号;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及全省双创工作表彰,在全国及全省双创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,受到了教育部及各级政府部门、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。中央电视台、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,湖北、海南、云南、陕西、山东等省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近百所高校来校考察,产生了广泛辐射示范效应。

(更新:2023年10月)



XML 地图 | Sitemap 地图

新莆京app电子游戏